記者 樊旭
財政部周二公布的月財數據顯示,1-9月,政收增長支出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3151億元,入連給大家科普一下123圖庫彩圖全年歷史(2023已更新(知乎/網易)同比下降6.6%。續兩相關按歷史數據計算,個月高增9月,民生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108億元,保持同比增長8.4%,態勢漲幅比上月擴大2.8個百分點,月財連續第二個月增長。政收增長支出
由于大規模留抵退稅集中退付任務已在8月基本完成,入連不再拖累稅收收入,續兩相關給大家科普一下123圖庫彩圖全年歷史(2023已更新(知乎/網易)9月,個月高增全國稅收收入同比增長0.4%至11116億元,民生漲幅較上月略低0.2個百分點。保持
主要稅種中,增值稅同比增長6.7%,增幅比上月擴大1.0個百分點;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長11.2%,增幅擴大2.4個百分點;企業所得稅則同比下降12.2%,降幅比上月擴大9.2個百分點。
和房地產相關的稅收有邊際好轉跡象,數據顯示,9月,契稅同比下降11.9%,降幅較上月收窄18.1個百分點;房產稅同比增長3.9%,由降轉增;土地增值稅同比增長1.9%,由降轉增;城鎮土地使用稅同比下降2%,降幅較上月收窄16.2個百分點。
這和近期房地產銷售數據略有改善有關。國家統計局周一發布的數據顯示,1-9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2.2%,降幅連續兩個月收窄;商品房銷售額同比下降26.3%,降幅連續四個月收窄。
財政支出方面,1-9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90389億元,同比增長6.2%,增速比1-8月收窄0.1個百分點。根據歷史數據推算,9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212億元,同比增長5.4%,增速比上月收窄了0.2個百分點。
從支出節奏上看,民生快、基建慢的特征依然突出。國泰君安證券研報指出,由于基建類支出更具彈性而民生類支出更具剛性,在支出增速下降時往往表現為基建類支出下滑幅度更大。
數據顯示,9月,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教育三個民生相關領域支出同比分別增長24.6%、10%和7.8%。其中,衛生健康支出增速較上月加快13.0個百分點,社會保障和就業、教育領域增速分別較上月下降7.0、3.6個百分點。
基建方面,交通運輸、城鄉社區和農林水三項支出增速同比分別下降18.9%、13.6%和2.0%。其中,農林水支出降幅比上月收窄6.2個百分點,交通運輸和城鄉社區降幅比上月擴大16.8、4個百分點。
根據全年計劃推算,截至三季度末,基建方面,城鄉社區和農林水支出完成尚不到七成,交通運輸完成74%;民生方面,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已完成近八成,教育完成不到七成。
對于基建支出的慢節奏,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表示,當前基建項目的增量資金支持主要依靠專項債資金和政策性金融工具,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預算內基建支出的壓力。
平安證券也表示,年內公共財政對基建的支持力度可能有限,預計將更多通過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和配套資金來對接。
今年6月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先后提出調增政策性銀行8000億元信貸額度、發行金融債券6000億元等措施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目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已先后成立基礎設施基金。
截至9月20日,國開基金累計已投放資本金3600億元,支持項目超800個;截至10月12日,農發基礎設施基金完成2459億元的投放,支持基礎設施領域項目1677個,涉及項目總投資近3萬億元;截至10月12日,進銀基礎設施基金完成684億元基金投放任務,支持114個重大項目,帶動項目總投資近萬億元。從三大政策性銀行公布的具體投向來看,上述基金主要投向的領域包括交通、水利、能源、農業農村、產業園區的基礎設施等。